成分與形態:以金屬鋁為原料,通過研磨或霧化等工藝制成,顆粒形態多為片狀或不規則狀,粒徑范圍通常在 10~200μm,可根據涂料需求調整。
關鍵性能:
遮蓋力強:片狀結構能緊密排列,形成金屬屏蔽層,有效遮擋底材顏色。
光澤度高:表面光滑,反射光線能力強,賦予涂層金屬質感。
耐候性較好:經表面處理(如包覆樹脂或脂肪酸)可增強抗腐蝕能力,適合戶外應用。
主要應用領域:
工業涂料:用于汽車漆、卷材涂料、船舶防腐漆等,提供裝飾性和保護性。
建筑涂料:如金屬漆、外墻涂料,提升美觀度并增強耐紫外線性能。
特種涂料:防火涂料(鋁粉遇熱膨脹形成隔熱層)、導電涂料(利用鋁的導電性)。
典型案例:汽車原廠漆(OEM)中添加漆用鋁粉,可使車身呈現高亮金屬效果,同時提升耐刮擦性能。
物理結構:片狀鋁粉表面包覆疏水性有機物(如硬脂酸、樹脂),形成 “空氣 - 鋁粉 - 水” 界面,使其能漂浮于涂料表面。
關鍵指標:
漂浮率:通常要求≥95%,確保在涂料干燥過程中均勻浮于表面,形成連續金屬膜。
粒徑分布:粒徑較大(如 50~150μm),片狀結構更穩定,不易下沉。
核心應用場景:
防腐涂料:如船舶底漆、集裝箱涂料,漂浮的鋁粉在涂層表面形成致密金屬層,阻隔水、氧氣和鹽分,提升防腐性能。
偽裝涂料:軍事裝備用偽裝漆中,漂浮鋁粉可反射雷達波或可見光,實現隱身效果。
裝飾性涂料:如家具漆、工藝品涂料,形成鏡面般金屬光澤,增強視覺沖擊力。
注意事項:需搭配油性溶劑型涂料(如醇酸樹脂、丙烯酸樹脂)使用,水性體系中需特殊改性處理。
形態特征:呈薄片狀,直徑與厚度比(徑厚比)可達 10~100:1,表面積大,反射光能力強。
分類:
普通片狀鋁粉:用于一般涂料、油墨,徑厚比適中(如 20:1)。
超細片狀鋁粉:粒徑<10μm,徑厚比>50:1,用于領域(如手機外殼金屬漆)。
主要領域:
油墨印刷:如金屬色印刷油墨,用于包裝、商標、賀卡等,呈現閃亮效果。
塑料改性:添加到 ABS、PC 等塑料中,提升制品表面金屬質感(如家電外殼、汽車內飾件)。
煙花爆竹:作為發光劑,片狀結構燃燒時產生明亮閃光。
優勢對比:與球形鋁粉相比,片狀鋁粉在涂料中遮蓋力更優,但流動性稍差,需配合分散劑使用。
顆粒特征:多為球形或近球形,粒徑極細(通常<5μm,甚至納米級),表面光滑,硬度適中(莫氏硬度 2.75)。
加工工藝:通過氣流粉碎或電解法制備,純度高(≥99.5%),雜質(如 Fe、Si)含量極低。
核心應用:
金屬拋光:用于不銹鋼、鋁合金、銅等金屬表面的研磨拋光,去除劃痕并提升光澤度(如手機金屬中框、手表表盤)。
光學玻璃拋光:精密光學元件(如鏡頭、棱鏡)的研磨,利用鋁粉的軟質特性避免劃傷玻璃表面。
半導體材料:硅片、藍寶石襯底的化學機械拋光(CMP),作為研磨漿料的關鍵成分。
使用方式:通常與拋光液(如氧化鋁懸浮液)混合,配制成拋光漿料,通過機械摩擦實現表面化處理。